1.建筑結構造價在建筑工程總投資中占有較大比例,做好建筑總投資控制必須先做好結構投資控制。
當前工程設計中普遍存在著精細化設計程度不足的問題,設計單位和結構設計人員缺乏成本控制意識,導致許多結構設計都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。建筑結構工程設計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費現象的主要原因是:
(1)由于建筑物的千差萬別,國家、地方結構規范、規定的不確定性以及各設計單位設計人員技術水平的差別,造成了建筑物在結構經濟指標(鋼筋含量和混凝土含量等)方面差別較大。
(2)建筑方案沒有征求結構設計人員的意見。很多中小工程,甚至一些較大的小區,方案大多是由建筑專業人員與業主相關人員協商完成的,在建筑方案階段常把結構專業排斥在外,缺少結構專業的意見,自然會出現某些不太合理的布置,從而造成先天不足產生不必要浪費。
(3)結構設計人員對結構選型和布置缺少研究和經驗。一些設計人員平時不注重分析研究如何節省造價,拿到建筑圖也只是按習慣思維機械地畫圖,這就必然造成一些可以節約的設計內容被忽視。
(4)設計周期緊張,設計人員工作的著眼點是盡快出圖,沒有時間沒有意識進行結構方案比較,這在一些大中設計單位中經常遇到。無論業主還是設計單位,都想快出圖以便進行下一步工作,這樣使得相當多的結構設計是在連續加班的情況下完成的,不用說設計優化,能做到各專業配合協調,相互矛盾的問題較少,能夠避免少出嚴重錯誤已屬不易, 這種情況造成一些設計不合理或浪費在所難免。
(5)設計費用低,造成了設計人員必須超負荷的完成數量較多的設計項目,才能完成創收的任務,迫求數量的同時,將不可避免地造成設計質量的下降.
2.房地產市場竟爭趨于白熱化,如能通過“結構設計優化”降低不必要的土建成本,就一定能在房地產市場的價格戰中占據先機。
3.“結構設計優化”在減下浪費的土建成本的同時,還可解決結構設計不合理問題,減少差錯,提高結構的安全度。
4.目前設計市場比較混亂,設計優化是有必要的,有利于節約成本、減少浪費,是投資方、建設方的追求,也是優秀設計團隊和優秀設計師的追求。設計費一般為基建投資的1%~5%,但是對投資的影響卻高達75%以上,在滿足同樣功能的條件下,設計優化可降低工程造價1%~10%,甚至可達10%~30%。